NY_T 2625-2014 节水农业技术规范 总则
ID: |
847A8D7EEB4C4A8EA5C32F21AE37AF0D |
文件大小(MB): |
0.45 |
页数: |
7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8-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B 04 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625—2014,节水农业技术规范总则,Criterion for water-sav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一,General principles,2014-10-17 发布2015-0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NY/T 2625—2014,刖 百,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勇、钟永红、杜森、张靂、高祥照,I,NY/T 2625—2014,节水农业技术规范总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节水农业有关术语和定义、目标、原则、技术体系、类型分区和主要技术等,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全国不同区域节水农业工作,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节水农业 watebsaving agriculture,指高效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农业,即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有利于节约和高效用水,的措施,科学管理、合理调控和高效利用农田土壤水、自然降水和灌溉水,满足作物水分需求,提高水分,生产カ和抗旱减灾能力,实现节水高效和高产稳产的农业,2.2,旱作农业 dry land farm,指主要依靠自然降水进行生产的农业,也称为雨养农业,2.3,灌溉农业 irrigation farm,指具备灌溉条件,综合利用自然降水和灌溉水从事生产的农业,2.4,旱作节水农业 water saving in dry land farm,在旱作农业中,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管理及其他有利于节约和高效用水的措施,以有效,蓄积自然降水、科学调控土壤墉情为重点,大幅提高降水利用率、水分生产カ和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实现,旱作区高产稳产的农业,2.5,灌溉节水农业 water saving in irrigation farm,在灌溉农业中,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及其他有利于节约和高效用水的措施,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灌溉,满足作物水分需求,大幅提高水资源生产カ和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实,现节水高效和高产稳产的农业,2.6,农田节水 water saving in farmland,指在农田范围内,围绕农业生产进行的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活动和措施,2.7,精灌区 precise irrigation area,指应用微灌、喷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区域,3目标,3.1 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3.2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旱减灾能力,ny/t 2625—2014,3.3 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民增收,3.4 实现农业生产与水资源条件相协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原则,4.1 资源高效利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等多种水资源,统筹考虑节约用水、,调节用水和高效用水,4.2 技术有机集成。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管理及其他各种有利于提高水分生产カ的措施相结,合,积极采用新技术、新エ艺、新产品,4.3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区域特点组装配套适宜的节水农业技术模式,5技术体系,5. 1工程节水技术,指各种有效蓄积自然降水、减少输水损失和提高灌溉效率的工程性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雨水蓄集、,管道输水、灌排分开、坡改梯,以及喷灌、微灌和节水型地面灌溉等,5.2 农艺节水技术,指各种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单位水资源农业产出的农艺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覆盖保墉(地膜、,秸秆和生草等)、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聚土垄作、深松耕、保护性耕作、抗旱坐水种、经济植,物篱、缓坡地等高种植、测墙节灌、浅湿控制灌溉、隔行交替灌溉等,5.3 生物节水技术,指利用和开发作物自身的生理和基因潜カ,在同等水量供应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多农业产出的技术,措施,如遗传改良培育节水新品种等,5.4 化学节水技术,指应用各种化学制剂,提高作物抵御干旱缺水等环境胁迫能力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植物抗旱剂、,生长调节剂、蒸腾抑制剂、土壤保水剂、改良剂和化学覆盖等,5.5 管理节水技术,指通过管理措施,实现节约用水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技术,主要包括因水种植、节水灌溉制度、自,动灌溉、微咸水和再生水利用、信息监测调度等,6类型分区,6. 1旱作区,以发展旱作保塘、集雨补灌为核心,通过深松耕营造土壤水库积蓄自然降水,覆盖地膜、秸秆、生草,等抑蒸保埔,施用土壤保水剂、改良剂和作物抗旱抗逆制剂等增强抗旱抗逆能力,建设集水窖池和小型,水源,积极发展集雨补灌和抗旱坐水种,施用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有机肥料实现水肥耦合,提高作物,单产和自然降水生产カ,6.2 水田区,推广覆膜保埔、浅湿控制灌溉等节水技术,促进水肥耦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6.3 地面灌溉区,推广节水型地面灌溉。大力发展测墉灌溉,科学制定灌溉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推广管道灌溉,推进,水肥一体化。增强农民科学用水意识,提高灌溉水生产カ,6.4 精灌区,充分利用现代灌溉设施设备,大力发展喷灌、滴灌、渗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套使用水溶肥料,实,2,NY/T 2625—2014,现水、肥资源的科学、精确和高效利用,7重点技术,7. 1雨水集蓄,对自然降水进行收集、汇流、过滤和存储,一般由集水面、输水系统、沉沙过滤设备和蓄水(窖)池等,组成,7.2 管道输水,通过各种塑料、金属等管道系统而非传统沟渠进行输水,7.3 坡改梯,在缓坡耕地通过修筑石填、土填或生物填护坡保护水土,形成梯化水平梯田,7.4 灌排分开……
……